电话:13480730528 大客户专线:13480730528

《大国创造之天鲲号》配音解说词

作者:秩名 发布时间:2019-09-21

随着一声轰鸣,重185吨、长55米、直径2.2米的钢桩借助惯性,插向大连大窑湾的海底。驾驶舱里,船长张燚紧张地盯着窗外的钢桩,桩体入水后,有没有扎入海底,还需要进一步观察。
这艘让张燚神经紧绷的船名叫天鲲号。总长140米,宽27.8米,型深9米,它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的“造岛猛兽”,也是亚洲最大的自航式绞吸挖泥船。
无论是苏伊士运河开挖、巴拿马运河拓宽,还是远海岛礁建设,超大型航道疏通及填海造陆工程都离不开绞吸挖泥船的身影。绞吸挖泥船一边用强有力的绞刀将水下泥沙和岩石绞碎,一边用大功率的泥泵将浑泥碎岩吸走,通过专门的管道运输到既定的吹填区域,造陆成岛。
尤其像我国幅员辽阔、河海众多,一艘高性能挖泥船可以大大提高我国港口航运的效率,促进一方经济发展。此外,强大的吹填造地能力也对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、国家的经济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此时此刻,天鲲号驾驶舱里,张和其他几位负责人松了口气,仪器显示,钢桩已经成功扎入了海底,下一步会继续对它的稳定性进行观测。
2011年10月,国家工信部、财政部联合批复关于“5000千瓦绞刀功率绞吸式疏浚船关键技术”研究项目,率先展开设计工作。在完全没有任何前车之鉴的情况下,七〇八所副总工程师费龙带领的设计团队只能一点点摸索,分析之前进口船型的优缺点,进行自主创新。
首当其冲便是定位系统,定位系统就像挖泥船的脚,是挖泥船必不可少的部分。海上情况变幻莫测,定位系统稍有不稳或失灵,都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沉船事故。设计出既能保证船体稳定,又高效绞吸的方案是708所团队的首要任务
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、无数个日夜的加班加点,708团队最终实现了首创绞吸挖泥船双系统定位,他们在紧锣密鼓设计同时,还进行了柔性钢桩水池等效模拟试验,论证设计的可行性。
天鲲号首创的双定位系统,是将钢桩定位和三缆定位组合在一艘船上,三缆定位系统一般应用在水深较深的区域,可以适应更复杂的作业环境,但同时也具有挖掘操作难度加大的缺点。所以,在大窑湾这种一般环境疏浚时,天鲲号首选钢桩定位系统。
通过仪器监测,天鲲号钢桩在几轮大浪中,如定海神针般稳稳立钢桩部分验顺利完成。
接下来,天鲲号“剑”了,天鲲号的武器正是它的绞刀,天鲲号绞刀电机功率高达6600千瓦,比天鲸号提升了近一倍绞刀适用于挖掘淤泥、砾石、强风化岩等,可挖深度至35米,疏浚能力达惊人的6000立方米每小时,相当于每小时可以挖出1米深的标准足球场。
天鲲号轮机长“老轨”王东专门来到船尾的绞刀桥架,陪工人们一起确认绞刀头更换完成。既定的绞刀下放时间就快到来,王东亲自上手,进行了绞刀头螺丝的确认。万无一失后,王东向驾驶舱汇报了情况,天鲲号绞刀旋转开启,桥架缓缓下摆,绞刀在水面卷起旋转的飞舞水花。
随着绞刀降至水底,绞刀头开始与泥沙岩石激烈碰撞,船身大幅度晃动起来,甲板上震感明显,天鲲号的上建主动气动减震装置开始工作。
如此频率的震动强度,对船体焊接的要求极高,必须精确把握焊点,一条焊缝不达标,就可能船毁人亡。2015年5月28日,上海振华重工江苏启东码头天鲲号开始了建造工作。
陈新华是天鲲号建造项目的总指挥。为了确保天鲲号建造的万无一失,他带领同事们没日没夜地奋斗了三年。时至今日,他对天鲲号辛苦的建造过程还历历在目。
在炎热的车间里,工人们顶着高温进行焊接工作,汗水滑下额头,就拿衣袖抹抹,然后蹲下继续焊接,大型吊车把焊接好的结构装车运走,在车间外高立的龙骨上进行拼装。
驾驶舱里,操作员开始操纵钢桩台车系统运动,钢桩台车系统由主定位桩、辅助定位桩和台车液压控制系统组成,主定位桩由台车液压控制推进,每次向前1.5~2米,共9米移动距离,当主定位桩移动到最大移动距离,便使用辅助定位桩定位,并移动主定位桩,在新的零点放下,收起辅助定位桩,开始再一次的推进。
现在被台车稳稳推进的钢桩,在当初建造天鲲号时,可是让所有建设者心惊肉跳了一把。2018年5月26日的启东码头,见证了天鲲号钢桩台车系统的安装。
巨型吊装船吊起钢桩,要准确地插进天鲲号的钢桩台车里,误差必须控制在厘米级,最终,在地面指挥、海上吊装船,空中支撑桥架工人的三方合作下,钢桩台车系统成功组建。
绞刀每工作一段时间,就得更换磨平的绞刀头,张需要看着屏幕上绞刀头的磨损情况,评估下次绞刀升起的时间。与此同时,天鲲号输送系统也面临它的第一次运输碎岩。天鲲号的输送系统主要由泥泵和排泥管组成。泥泵好比人类的肺部,控制着天鲲号的“呼吸”,泥泵的功率就是天鲲号的“肺活量”。天鲲号泥泵电机总功率达17000千瓦,为世界最高功率配置。
泥泵的强大动力来自于三台发电机组,这些发机为整艘天鲲号供给着电力,也使得天鲲号成为国内首艘全电力驱动的自航绞吸挖泥船。
如此多的建造者、设计师和顶尖自主技术融合到一艘船舶项目中,在我国船舶史上还是首次。这无形中给了燚更多压力,让他更加期盼天鲲号挖泥挖岩测试圆满成功但现在,还差最后一步,等待泥口成功排出碎岩。
这一刻,费龙、陈新华和每一位为天鲲号付出过、关心天鲲号的人都屏住呼吸,静静守望着泥口的消息,终于,前方航拍图像传来,天鲲号排泥口成功排出碎岩,挖岩测试初战告捷。
2011年10月项目确立,2015年年初设计图纸定版,2018年5月建造完成,6月首次下水通过动力测试,10月在吕四通过挖泥测试,11月在大连挖岩测试。天鲲号用七年时间,带着三代中国船舶人的梦想,实现从最初四吨黄金购买外国淘汰船型到完全自主研发的40年飞跃
往后的时间,天鲲号挑战了大窑湾更坚硬、甚至硬度110兆帕的岩石,并于2019年元旦前夕顺利完成了全部挖岩试验。天鲲号也就此宣布完成所有测试,成功交船。
2019年1月5日,天鲲号启程返回启东码头,下一步会结合挖泥挖岩试验情况,在船坞里对船身进行维修升级,为接下来海外施工做好准备。一路归来,天鲲号劈波斩浪,由海入江,昼夜不停地在我国沿海留下它的震撼身影。 
未来,天鲲号等国产疏浚装备还将沿着“一带一路”积极出海,远赴其他国家和地区,在海外擎起中国疏浚的旗帜,让国际见证这项大国创造的力量。








免责声明: 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